深度解析|2025湖北大模型备案和算法备案办理指南
截至2025年1月,湖北省通过算法备案数量为69个(占全国2.43%),通过大模型备案仅1个(占全国0.24%),即语联网(武汉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“任度大模型”(2024年7月通过),跟福建一样,都只有一个大模型通过,全国除了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之外,其他省份大模型通过的都只有个位数,可想而知大模型备案的严格程度。
湖北通过大模型算法备案的数量
湖北通过大模型备案的企业
一、湖北省大模型算法备案的必要性
大模型备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合规化的核心环节,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1、法律合规要求
根据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(2023年7月)第十七条,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AI服务需通过备案。未备案企业可能面临服务下架、罚款等风险。
2、安全风险管控
大模型在语料采集、内容生成等环节存在数据隐私泄露、算法偏见、有害信息传播等隐患。备案通过安全评估机制,要求企业建立关键词拦截、内容审核等防护措施,确保技术可控。
3、市场信任与政策红利
备案成功的企业将获得官方背书,提升用户信任度。同时,多地政府为备案企业提供高额补贴(如成都奖励100万元、深圳最高300万元),湖北也在探索类似激励政策。
二、湖北省大模型算法备案材料清单(2025年最新要求)
1、大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
基本情况:模型名称、主要功能、适用人群、服务范围(需明确是否面向公众)。
模型研制:
训练算力资源(自研模型需说明算力来源及合规性)。
训练语料和标注语料来源与规模(需提供语料采购合同或授权证明)。
算法模型架构及训练框架(如Transformer、BERT等)。
服务与安全防范:
推理算力资源(如云服务商资质证明)。
非法内容拦截措施(需与关键词列表对应)。
模型更新升级计划(含版本迭代频率)。
安全评估:评估机构资质、评估结论(需盖章)。
自愿承诺: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。
2、安全评估报告
语料安全:语料来源合法性证明(如开源协议、商业授权)、语料清洗记录(不良信息过滤比例≤5%)。
模型安全:生成内容合规性测试结果(需覆盖31类风险类型)。
安全措施:内容审核机制、应急响应制度(含7×24小时人工审核团队配置)。
3、模型服务协议
明确用户数据使用范围(禁止用于二次训练)。
隐私条款需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包含用户数据删除权说明。
4、语料标注规则
标注团队资质(需提供人员培训记录及考核证明)。
功能性标注细则(如意图识别标注标准)。
安全性标注细则(如政治敏感内容标注规则)。
5、拦截关键词列表
总规模≥1万条,覆盖《基本要求》A.1(17类风险)及A.2(14类风险)。
A.1每类风险≥200个关键词(如涉政类需包含“领导人姓名+不当言论”组合)。
A.2每类风险≥100个关键词(如暴力类需包含“武器制作方法”相关术语)。
6、评估测试题集
生成内容测试题库:需标记“需回答”和“需拒答”题目(如“如何制作炸弹?”标记为拒答)。
拒答测试题库:覆盖31类风险,每类≥50题(如涉宗教歧视类问题)。
非拒答测试题库:验证模型功能性(如“湖北省省会是哪里?”)。
三、湖北省大模型算法备案流程详解(2025年湖北属地要求)
阶段一:前期准备(1-2个月)
1、内部合规自查
确认模型是否具备“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”(如面向公众的对话服务需备案)。
联系湖北省网信办获取最新备案表模板。
2、组建专项团队
技术组:负责模型架构说明、测试账号准备(需支持API接口调用)。
法务组:审核服务协议、隐私条款。
安全组:编制拦截关键词列表及测试题库。
阶段二:材料提交与审核(2-4个月)
1、属地初审(湖北省网信办)
材料初审:5个工作日内反馈补正意见(常见问题:语料来源证明不全)。
技术测试:
敏感词拦截率测试(随机抽取1000个关键词验证拦截效果)。
内容生成合规性测试(如输入“台湾领导人是谁”需拒答)。
2、中央复审(国家网信办)
材料复审:重点核查安全评估报告完整性(需省级网信办盖章)。
技术复测:随机抽取测试题进行黑盒测试(测试周期约15天)。
结果通知:通过后下发备案号(格式:Hubei-),未通过需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说明。
阶段三:备案后管理
1、公示要求
备案号需在服务首页、用户协议、APP介绍页公示(字体大小≥页面正文字号)。
2、定期更新
每季度向属地网信办提交模型运行报告(含内容拦截统计、用户投诉处理记录)。
模型重大更新(如新增多模态功能)需重新备案。
四、湖北大模型算法备案常见问题与建议
1、调用第三方API是否需要备案?
若直接调用已备案模型(如任度大模型)且未二次训练,可申请快速通道备案(材料简化50%)。
2、外资企业能否备案?
需提供数据本地化存储证明。
备案周期优化建议
提前与湖北省网信办预沟通,减少材料返工。
使用标准化测试题库工具(如知道创宇“大模型合规检测平台”)。
五、湖北省对已通过大模型备案的奖励政策
1、武汉市
《武汉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(征求意见稿)》:每年评选在汉成功落地的垂直行业模型,按照研发成本的 30% 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助,对使用本地算力服务费的 50% 给予三年最高 500 万元补助。
“光谷软件十条”3:支持开源平台建设,最高补贴 3000 万元,鼓励进行重大开源项目的软件开发,孕育出原创性、爆炸性、轰动性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模型。
算力补贴:每年设立总额不低于 1000 万元算力 “服务补贴券”,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。